1.上世纪60年代,正是美、苏冷战的激烈年代。当时,两个世界超级大国都在全力发展航天事业,都想超越对方来彰显自己的强大。1960年,苏联进行了5次航天发射,其中4次成功离开地面,3次进入地球轨道,2次成功着陆,只有一次是正常落地的。
2.在这种背景下,苏联却决定立即实施载人航天飞行。这绝对是一次条件尚未成熟的大冒险,但苏联不能等了,抢在美国前发射载人飞船是一项政治需要,关系到国家荣誉与地位。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太空尝试,没有人知道在失重状态下,人会出现怎样的反应。
3.有人担心,从发射过程中的超级负荷,一下子转变为太空漂浮的失重,这种感觉上的急剧变化可能会引起航天员发疯。基于此,当时的飞船设定为无人驾驶模式,只有在出现紧急状况时,航天员才可以手动操控。所以有人说,躺在驾驶位上的航天员更像一名乘客而非驾驶员,随时准备献身祖国。
4.1961年4月12日,拜科努尔发射场,航天员尤里·加加林静静地躺在东方一号宇宙飞船的驾驶位上等待着。这时,东方一号设计师奥列格·伊万诺夫斯基听到了对讲机里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紧急发问:“舱盖是否正常合上?是不是没对准?”伊万诺夫斯基回答说:“没有,一切正常。”总设计师却说:“不正常!气密传感器没反应!”
5.伊万诺夫斯基浑身冰凉,气密传感器传递的是舱盖嵌入座舱隔框的信号,而密封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。科罗廖夫冷冷地说:“来得及把舱盖拆下检查重装吗?”伊万诺夫斯基略微一顿,说:“来得及!只是请告诉加加林,我们将打开舱盖。”
6.舱锁上的32个螺母被拆掉,盖子终于打开。伊万诺夫斯基检查了传感器所在的部位,一切正常。当时已无时间与加加林再次告别了,舱盖再度锁上,螺母重新拧紧。真空计的指针没有摇摆,显示密闭性能好。万幸,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承认,是他们的一盏指示灯出了问题,否则这次飞行会就此夭折。
7.火箭腾空而起后,最危险的时刻就是从发射台升空后的最近一段时间,因为此时若发生意外,宇航员连使用降落伞的高度都不够。况且,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,并没有配备事故逃生系统。好在,这一阶段还算顺利。但当大家刚想松一口气的时候,却被计算机上显示的一行红色警戒数据吓坏了:宇宙飞船进入轨道后,远地点的距离却比预期值超出了92千米!这导致了无线电控制管理系统的严重故障,第三级火箭比预计晚了半秒脱落。
8.此时飞船的速度已超越了需要的速度,这是很危险的!因为计划的高度是经过计算得来的,如果发动机突然失灵,飞船将自然减速,并自行脱离轨道。本来,科研人员预计的飞行时间为5到7天,所以飞船上只为宇航员预备了5到7天的补给。如果飞船脱离原定的轨道,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时间会延长三倍多,到那时,飞行员在太空没有了任何补给,肯定无法存活。
9.在飞行过程中,加加林一直试图与地球保持联系,但无线电信号并不总是稳定的,他不能完全确定地面是否能听到他的呼叫。好在,飞船上装载着的定向系统运行正常,它引导着飞船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